语言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语言学论文格式、语言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习近平讲话中的生态隐喻思考

日期:2024年03月11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6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403061519289176 论文字数:25422 所属栏目:语言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以习近平2013——2022年发表的讲话中有关生态隐喻话语为语料,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为理论基础进行功能分析,我们发现习总书记通过运用不同的生态隐喻实现了对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的生态构建;其次,习近平讲话中还蕴含有绿色语法以及盖亚理论生态观,启示我们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观。

第一章概念功能视角下习近平讲话中的生态隐喻分析

1.1言语过程视角下的功能分析

所谓言语过程是指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言语过程的参与者一般由言说者、受话者和言说内容组成。言语过程(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的概念功能主要体现在:说话者通过讲话内容可能是把某个信息告诉受话者,也可能是要求受话者做某事。

⑴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020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的讲话)

在该讲话中,说话者将“新冠肺炎疫情”实体化为“人”,并将人才可以发出的具体行为,即“告诉”,赋予“新冠肺炎疫情”。借新冠肺炎疫情第一视角的口吻来向受话者传递“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话语信息。此外,说话者还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喻为生命共同体。讲话中多处隐喻手法的运用使受话者深刻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征。生态隐喻的概念意义分析为: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1.2关系过程视角下的功能分析

关系过程就是有关“是”的过程,这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是”,而是指“关系”所表达的意蕴。韩礼德将这种关系解释为:“有一种相关但并不相同的存在讲话范畴”,即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习近平讲话中的生态隐喻在运用关系过程构建意义时,其不仅明确了两种事物之间的具体关系,还隐喻式地传达了话语中的生态理念。

关系过程可以分为“识别”和“归属”两种表现形式(以下简称“识别式”“归属式”),下文将按这两种表现形式依次进行具体介绍。此外,在对习近平讲话中的生态隐喻进行关系过程分析时,发现“识别式”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1.2.1识别式功能分析

在识别式中,“起确定作用的实体称为‘识别者’,识别者常常由一个限定的名词词组表示,被确定身份的实体称为‘被识别者’。无论是哪种形式,其一定会有一个参与者为‘标记’,另一个参与者为‘价值’,以及一个表示关系过程的‘动词’,这三种成分缺一不可。其中,标记指的是外表、符号、形式和名称;价值指的是实质、意义、职能和身份。标记和价值总是与识别者与被识别者结合在一起的。”

(4)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2017年8月,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

在该讲话中,说话者在“青藏高原”与“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之间构建相似性,赋予青藏高原多个具体身份。将青藏高原的重要地位通过简单易懂的喻体表述出来,使受话者清楚地明白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地位和战略地位。

第二章人际功能视角下习近平讲话中的生态隐喻分析

2.1在语气类型上的分布

韩礼德认为讲话在组织成为一则消息的同时,也被组织成为一个人际互动事件,该事件不仅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还涉及语气系统。韩礼德认为讲话组成的消息具有交换的意义,且语气系统在交换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说话者和受话者是通过不同的语气系统建立维持人际关系的。韩礼德还认为最基本的言语角色只有“给予”和“索取”两种,即要么是说话者给受话者某种东西(如:一条信息:小明把饭吃完了),要么是向受话者索取某种东西(如:物品:把书包给我)。这两种言语角色的功能也可理解为:说话者不仅自己在做事,同时还要求听话者做事。此外,韩礼德还将“给予”和“索取”这两种变元①合在一起,确立了四种基本的功能:提供、要求、陈述和提问。

本文从5万字左右的语料中提取了36处与习近平讲话有关的并含有生态隐喻的言语表达,发现其所采用的的语气系统主要集中于陈述语气,其次是祈使语气。具体如下表所示: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2.2在语气类型上的功能分析

以下将从陈述语气、祈使语气以及两种语气联合使用类型进行详细阐述。

2.2.1在陈述语气上的功能分析

习近平讲话中有关生态隐喻的陈述语气讲话,大多都凸显了“陈述”这一人际功能,表达了指引、启示等人际意义,同时也向受话者“给予”信息。韩礼德特别强调语气结构表达话语中说者与听者的人际关系,他认为陈述语气不仅用来陈述事实、描述实际,还可以用于提供信息。因此,其不仅可以用来阐明事理,还能够加强言语互动双方的人际关系、拉近双方的人际距离。

(16)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深刻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2017年7月习近平给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开幕式的贺信)

该讲话将“植物”喻为“初级生产者”。“生产者”指的是“使用工具来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人”,这里用此意指植物能给生态创造很多东西,譬如提供氧气、补给地下水等。讲话采用陈述的语言活动形式,将“植物”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经“隐喻”这一手法浅显直观地表示出来,使受话者(民众)便捷高效地获悉善待植物对优化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也使受话者(民众)在从事实践活动时,对有关生态的界限更加清晰,进而隐性提升受话者(民众)的生活质量。

该讲话将“植物”这一非人类置之主位,且用动词“是”来对“植物”与“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解释,主语“植物”和定式成分“是”构成陈述语气。讲话运用平实的口吻向受话者传递有关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拉近了政治话语与受话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也拉近了说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其次根据“给予”和“索取”这两种言语角色在人际互动中的功能作用(亦即说话者不仅自己在做事,同时也在要求受话者做事),该讲话不仅给予受话者“植物对生态环境很重要”这一言语信息,而且讲话内容的言说者此时希望得到的有效回应便是受话者能爱护植物、积极培育植物。

第三章 语篇功能视角下习近平讲话中的生态隐喻分析 .................... 28

3.1 生态隐喻在主位结构上的分布 .................... 28

3.2 在主题主位上的功能分析 ......................... 29

3.3 在人际主位上的功能分析 ........................ 31

3.4 在语篇主位上的功能分析 .......................... 33

结论 .................................. 35

第三章语篇功能视角下习近平讲话中的生态隐喻分析

3.1生态隐喻在主位结构上的分布

语篇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主位结构表达不同的语篇意义。本节通过用主位结构分析习近平讲话中有关生态隐喻的语料,发现语篇中不同生态隐喻的讲话在主位结构上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主题主位、人际主位以及语篇主位。详细如下表所示:


语言学论文参考

本单元以习近平讲话中有关生态隐喻的话语内容为研究对象,以主题主位、人际主位、语篇主位为划分依据。通过上表我们可清晰地看出,46个文本内容中,主题主位有38个,占比达82.6%;人际主位有17个,占比达37%;语篇主位有3个,占比达0.65%。(注:此处因存在同一个文本出现多个主位的情况,所以其总占比大于100%)在下文的分析中,我们依次从主题主位,人际主位,语篇主位对讲话中生态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探究。

结论

本文以习近平2013——2022年发表的讲话中有关生态隐喻话语为语料,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为理论基础进行功能分析,我们发现习总书记通过运用不同的生态隐喻实现了对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的生态构建;其次,习近平讲话中还蕴含有绿色语法以及盖亚理论生态观,启示我们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观。具体表现为:

在概念意义上,习近平讲话中有关生态隐喻的语言现象主要集中于言语过程、关系过程、物质过程以及存在过程,其以身作则宣扬平等对待万物的绿色生态思想,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提倡积极开展有关生态保护的国际合作。在人际意义中,习近平讲话中有关生态隐喻的运用主要集中于陈述语气、祈使语气以及陈述、祈使两种语气联合使用的类型表述,体现了人际意义在讲话中的指引、启示、劝告等功能,同时也使我们获悉了习总书记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在语篇意义中,习近平讲话中有关生态隐喻的运用主要集中于主题主位、人际主位、语篇主位的功能阐述,这不仅向受话者释放了话语中的生态理念,而且还呼吁受话者要实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统一的生态举措。综上,基于对习近平讲话中生态隐喻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的功能分析,我们认为习近平讲话中的生态隐喻具有指引生态正方向、构建生态策略、呼吁保护生态的功能。

本研究以汉语语料为研究对象,这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诞生初始的研究语料——英语,有些许不同,因为两者在语法结构和语义系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利用三大元功能理论对汉语语料进行分析时,会出现时态、语序等方面的问题,譬如:在对讲话进行功能意义划分时,存在成分多余或成分缺失的状况,这是因为汉语中没有英语里表达时态的谓语动词,所以在对人际功能的定式成分划分时,有个别情况会直接用谓语动词来代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