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建筑学论文格式、建筑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既有建筑装配式内装体系中的墙体系统优化设计探讨

日期:2025年03月0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4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502271517336016 论文字数:85622 所属栏目:建筑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建筑学论文,本文深入分析了既有住宅墙体特性,解析了传统内装工艺的弊端与问题,并且提出了装配式内装工艺可在既有建筑墙体装修中作为一种全新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此后,国家及地方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纷纷出台,众多装配式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个城市中进行实践,但当前的装配式建筑主要集中在结构方面,忽略了后期的装配式内装系统。

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304—2013),该规范着力破解了全装修领域有施工标准,无验收标准的难题[1]。2015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布《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JGJ 367—2015)明确解析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内容、设计深度等要求,为住宅全装修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以下简称《意见》),装配式内装与装配式建筑同时受到关注,《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建筑全装修,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促进整体厨卫、轻质隔墙等材料、产品和设备管线集成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装配化装修水平。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3]。”2017年1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51232—2016),两个标准中对“装配式装修”的术语给出了明确定义[4]。2017年3月,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中,指出:“推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成品房。加快推进装配化装修,提倡干法施工,减少现场湿作业,推广集成厨房和卫生间、预制隔墙、主体结构与管线相分离等技术体系[6]。”

建筑学论文怎么写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界定

住宅建筑在既有建筑中占比很大一部分,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既有建筑中的住宅建筑。此外,因为装配式内装相比传统装修具有很多优势,故针对其相关优势,在该类建筑进行再装修时,针对其墙体系统进行装配式内装的优化设计研究。 对装配式内装墙体优化设计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现阶段住宅墙体内装的现状与问题,其次是总结现阶段解决墙体内装装修工艺痛点和新型内装墙体材料与装配式内装节点,最后是基于模数化构建针对既有建筑内装墙体系统的解决方案。

1.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本文章通过收集整理既有建筑室内墙体装修中不同墙体基层的特性,分析在传统施工背景下内装墙体系统的问题,引出当下推进装配式内装的重要性。然后,筛选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一些新型装修材料并根据装配式内装的施工工艺解决施工或使用中的问题。此外,根据相关理论与实际调研,设计出关于饰面板材相关尺寸的优化设定。最终将装配式材料与节点和饰面板材进行结合形成针对目前既有住宅建筑墙体的施工解决方案。

(2)本文采用四种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

前期搜集整理国内外关于装配式内装研究方面的相关学术期刊、学术论文、讲座报告等,了解国内外装配式内装发展状况。

2)调研分析法:

走访调研传统内装方式以及装配式内装实际工程,总结出当下住宅装修体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3)案例分析法:

归纳分析调研案例中装配式的优点,归纳总结。对现有的装配式内装的进行分析,提取目前装配式内装还需改进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4)对比分析法:

通过收集装配式内装墙体系统的相关新材料,对各个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总结,与传统的旧材料进行对比,因此,选择出与既有墙体基层相适合的材料与工艺,从而丰富装配式内装墙体系统的选择菜单。

第二章  既有住宅建筑墙体特性及传统工法解析

2.1 既有住宅建筑结构形式分析

2.1.1 砖混结构

目前,住宅建筑设计已经基本将砖混结构淘汰,当前常见的建筑结构是剪力墙框架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但目前还存在着大量使用砖混结构形式的既有住宅建筑。

砖混结构体系住宅通常室内面积较小、开间进深较小,建筑层高也一般不会超过六层。该种类型结构建筑采用砖墙来进行承重,因此在砖混结构住宅中,大部分墙体都是不可拆除的,只有少数非承重墙体可以拆除改造。而一般承重墙体厚度为240mm,非承重墙体厚度为120mm。而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性能,由于是粘土砖材料墙体,粘土砖密度较高,墙体隔音性能较高。此外由于墙体自重大、抗拉抗剪强度较差,该种类型建筑抗震性、稳定性较差。墙体的防火性能与保温性能也位于普通水平,但由于长时间使用与消耗,其墙体各方面性能会有所退化(如图2-1)。

因此,砖混结构住宅建筑一般存在室内空间小、墙体不可轻易拆改、室内防火保温性能较差、室内隔音性能退化等各种问题。在面对此种类型结构建筑进行墙体装配式改造中,首先要确认墙体是否为承重墙体,不可拆除改造承重墙体,并且与承重墙相连的非承重墙也需要在符合安全条件下进行拆除或改造。其次需要根据不同空间需求,通过使用不同的墙体饰面层对墙体相应的性能进行提升,从而全面提升室内品质。

2.2 既有住宅建筑墙体特性及分析

通过对目前既有住宅建筑结构的分析,总结出目前既有住宅建筑中主要的墙体材料分别为混凝土材料墙体、实心粘土砖材料墙体、轻体砖材料墙体以及轻钢龙骨墙体。接下来将从这四种墙体类型的特性进行分析。

2.2.1 混凝土材料基层

混凝土材料作为最常见的墙体基层之一,其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等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搅拌后密实成型,经过一定实践养护硬化后而制成的一种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一般为20~50Mpa,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1)基层优点

混凝土材料墙体具有优秀的抗压强度和承载能力,是各类材料墙体中承载能力最佳的。它能够承受各种墙面装修工艺,并且不会导致饰面层或挂件脱落的情况发生。此外,混凝土材料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其比热容为970J/(kg·K),密度高,能够减缓室内温度变化,有助于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由于混凝土材质密实坚硬,混凝土墙体一般较厚,因此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声音的传递和反射。

(2)基层缺点

混凝土材料的容重为2500N/M³,这使得混凝土墙体相对于其他材料墙体更加重,为了承受相同的荷载,混凝土墙体通常需要更厚。因此,在室内新建隔墙中,混凝土墙体很少见,因为其灵活性较低,而且隔音效果也不理想。根据质量定律,虽然混凝土墙较厚且密度高,但继续增厚并不会等比增加隔音效果。举例来说,将10cm厚的混凝土墙增加到20cm,隔音量仅会提高大约5dB,既不经济也效果有限。此外,虽然混凝土是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但在室内装修中需要进行诸多繁琐的工艺处理墙面基层,如清除浮灰、表面找平、涂刷界面剂等。同时,安装水电管线需要在墙体上进行开槽预埋,施工繁琐,后期维护不便。

第三章 装配式内装原则与优越性 ................ 27

3.1 装配式内装的理论体系........................... 27

3.1.1 住宅产业化 ......................... 27

3.1.2 SI住宅体系理论 ......................... 27

第四章 装配式内装墙体的材料与节点优化设计 ...................... 42

4.1 室内墙体的性能需求及材料筛选 .................... 42

4.1.1 防火性能 .......................... 42

4.1.2 隔音性能 ........................... 46

第五章 装配式内装墙体饰面板层的模数化设计 ................. 97

5.1 饰面板层模数化设计的相关原则 ........................ 97

5.2 饰面板层模数化设计的相关依据 ..................... 99

第六章  装配式内装墙体实际案例实践

6.1 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改造实践案例

6.1.1 设计实践定位

本项目为小户型住宅设计,根据居住者的生活需要进行内装墙体优化设计。通过墙体优化设计,旨在确保各个空间的功能性得到充分发挥。采用装配式内装工艺,将饰面板层模数化尺寸及相关材料的优化应用于设计中。设计出一个适宜于居住者要求并且充分发挥各个空间功能的装修方案,呈现出一个舒适、安静、和谐的室内氛围。

6.1.2 实践场地分析

该项目选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东里6号院。该小区北邻姚家园7号院,南邻汽修城,西邻北京市第二中学朝阳分校和姚家园万象汇商场,东邻御翠尚府小区。从平面图看该小区大致位于小区群里,小区环境相对安静。该小区南邻主干道姚家园路,车流量较大,该小区出入口为东西方向,东西两条道路为姚家园东里中路和青年北路(如图6-1)。 

建筑学论文参考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所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内装工艺已经逐渐难以满足当下需求,装配式内装是未来室内装修的趋势。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既有住宅墙体特性,解析了传统内装工艺的弊端与问题,并且提出了装配式内装工艺可在既有建筑墙体装修中作为一种全新的可行性解决方案。通过优化墙体材料、装配式节点以及墙体饰面板材层模数化设计三个方面重点研究了如何优化装配式内装墙体系统的相关内容,并得出以下结论。

(1)施工工艺方面:为实现各种结构类型墙体内装的快速施工,可使用调节螺栓快速找平,横向龙骨搭配工字形铝型材安装复合板材。该施工工艺节省了大量时间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