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建筑学论文格式、建筑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亲生物理论的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思考

日期:2024年05月1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3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405081341536734 论文字数:62522 所属栏目:建筑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建筑学论文,本文从亲生物设计理论出发,结合理论探索与实际调研,揭示了小学公共活动空间与亲生物设计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并引入亲生物设计方法提出了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策略,旨在打造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以帮助儿童在课间快速恢复注意力,并形成长效健康促进机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儿童自然缺失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物质建造环境和人口的高密度发展产生了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会不断占据自然资源用地,这种现象带来了与自然环境割裂等一系列问题,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处于城市中心城区的小学校园,周边存在高密度城市环境特征,校园内紧张的教育环境造成儿童身心发展失调[1],这种失调主要表现为身体素质降低以及缺乏自然观察能力,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2]。人们生来具有热爱自然的本能,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将其称为“亲生物性”(Biophilia),是指“人类对具有生命力的事物的热爱”及“热爱人类和自然”,它能够描述人类被自然等生命体所吸引的天性,是亲生物设计理论的基础[3]。儿童更需要通过与自然的互动来建立他们的自然观。但当前城市中自然环境被占用以及校园中的自然环境设计欠缺造成儿童与自然的疏远,这导致儿童对自然认同感降低并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用“自然缺乏失调症”来概括儿童与自然联系逐渐减弱甚至缺失的现象[4]。2015年一项调研报告指出,我国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城市儿童约占16.33%,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感官退化、抑郁症发作几率高等,儿童与自然纽带关系的断裂制约着当代儿童的健康成长[5]。

1.1.2健康促进理念下小学校园设计趋向

面对当前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病”现象,人们开始注重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将健康理念作为各行业主要指导思想。这种背景下,“健康城市”、“健康社区”、“绿色建筑”等设计目标相继提出,建筑设计关注重点也转为空间环境舒适度以及空间对人们的健康促进作用。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对提升公众健康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设计元素或活动空间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活动,改善人们的行为,帮助促进身体健康。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采用亲生物设计策略解决小学校园内公共活动空间无法满足当下教育模式及儿童行为心理需求的问题。从儿童行为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探索健康校园背景下校园公共空间的发展方向,引入亲生物设计理论,构建符合儿童行为心理模式的校园公共空间设计方法与策略,并从亲生物设计角度为当前小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提供针对性建议。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可以弥补小学建筑设计研究理论的不足,为健康理念背景下建筑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引入亲生物设计理论为创造更加舒适宜居的可持续校园环境提供理论支撑。基于亲生物理论的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是将健康促进、自然疗愈与校园建筑设计相关理论结合,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拓宽了小学校园建筑理论的研究方向。

(2)实践意义

小学校园公共空间亲生物设计策略的提出,可以解决当下小学建筑与自然联系缺失、公共空间单调无趣等问题,为设计者提供一个工具包,更好的对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进行改造或设计,不断提升小学建筑公共活动空间的品质,从而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满足儿童行为心理需求,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行,从而提高我国教育品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相关策略方法也能为其他建筑空间应用亲生物设计理论起到参考借鉴作用,从而响应“健康中国”策略,织就更加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

第2章亲生物设计理论及相关研究

2.1亲生物设计理论

2.1.1亲生物理论的概念与内涵

随着现代城市进一步地发展,人们重新意识到了亲近自然的重要性。1839年,英国的医学词典提到了“大自然的治疗效果”,环境被视作是有治疗作用的,能帮助人们身心恢复[14]。1964年,埃里希·弗洛姆首次使用了“亲生物性”一词,用以描述人类对自然中一切具有生命的事物感兴趣的天性。1984年,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将亲生物定义为“人类固有的倾向,即与自然系统和自然体验相关,特别是非人工环境的自然和类似自然的特征”[17]。1993年威尔逊从生物进化学的角度印证了这一特性,解释了人类从原始自然环境迁移到人工新环境后,与自然的情感联系得到了保存。因此,亲生物性表明了人的天性,具体普遍的表现为人们喜爱在家里种植花草、更偏爱去城市公园而不是其他建筑环境、能通过欣赏花园景观增加创造力、着迷于水岸和高处带来的冒险感觉、喜欢能够看到绿植、海景等视野绝佳的住房。

建筑学论文怎么写

2.2适于儿童的亲生物设计理论研究

2.2.1儿童心理行为特点研究

1.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是人们行为心理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而其中最重要的为视觉与触觉。儿童正处于直接性思维过渡到抽象性思维的阶段,难以从整体判断事物,更易感知简单、特征鲜明的熟悉事物或形象。视觉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事物的形态与色彩,形态方面小学生能识别简单形状,在空间感知方面较弱,喜爱小空间,对于超出身体尺度过大的空间表现出不安与迷茫;色彩方面小学生更喜欢饱和度高、鲜亮的颜色如红黄蓝,而对于黑色灰色等不感兴趣,这种色彩偏好持续到小学时期高年级阶段(12岁左右),之后儿童群体性色彩偏好会逐渐减弱至消失。

2.思维发展

小学时期儿童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组织性、逻辑性更强,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限,儿童倾向于关注直观简单、形象具体的事物,对于超出认知的抽象化符号(文字、数字等)很少感兴趣。但小学四年级左右儿童思维能力会有较大提升,小学生会逐渐学会并应用抽象思维,可以从事物表面慢慢深入了解本质特征,心理学家认为这一阶段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及抽象思维[49]。

3.创造力发展

小学时期儿童进入了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年龄增加与小学课程的特定训练,儿童大脑发育更加完善,在学习活动中或是画画手工等,内容也会越来越复杂并具有逻辑性。

4.社会性发展

小学生的心理行为发展受所处环境及人际交往经历的影响,儿童在学校中需要学会独立学习但也应积极的与同学交往,参与各类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在学校里,同伴关系对儿童影响会不断加大。儿童结交朋友的方式随着学龄段增加而发生改变,从一二年级儿童一起做游戏即为朋友到三四年级选取信任的同伴为好友,同时社交活动也由一起做游戏发展为群体性聊天,而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交友则注重亲密度与可信度,这时期儿童喜欢与玩伴独处交流而不是参与群体性游戏或交流。

第3章 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调研分析 ..................... 34

3.1 调研方案设计与实施 ............................... 34

3.1.1 调研方法 ............................... 34

3.1.2 调研过程 .............................. 34

第4章 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 59

4.1 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亲生物设计原则 ..................... 59

4.1.1 环境安全原则 ............................ 59

4.1.2 生态友好原则 .................................. 59

第5章 烟台福莱山小学公共活动空间亲生物设计 ............................ 94

5.1 项目概况 ............................. 94

5.1.1 区位分析 ............................... 94

5.1.2 基地分析及用地规划要求 ........................ 94

第5章烟台福莱山小学公共活动空间亲生物设计

5.1项目概况

5.1.1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东区发展速度快,该片区正围绕重点区域形成集商业、娱乐、办公于一体的开发区高品质综合发展中心。因此,福莱山小学区位优势明显,项目应着力将其打造为能够带动区域发展,具有创新性与设计感的新时代小学(图5.1、图5.2)。

建筑学论文参考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城市高密度环境中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与自然隔绝、设计中忽视儿童需求等问题。本文从亲生物设计理论出发,结合理论探索与实际调研,揭示了小学公共活动空间与亲生物设计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并引入亲生物设计方法提出了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策略,旨在打造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以帮助儿童在课间快速恢复注意力,并形成长效健康促进机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如下:

结论一、探索了亲生物理论与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关联性。

首先,文章对亲生物设计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亲生物设计的必要性。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亲生物设计能对儿童的生理机能、心理情绪、认知功能等多方面产生积极效益,具有疗愈效果。此外,这些对儿童的疗愈效益也呼应了健康校园建设需求和儿童成长的培养要求,为亲生物设计理论在小学校园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分析可得:亲生物设计理论在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中是必要且有效的。

结论二、系统性构建基于亲生物理论的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模式

本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基础、优秀案例分析以及实际校园使用现状与亲生物偏好分析的调查反馈,结合小学适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及活动需求,探讨了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亲生物设计